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科博館「腦中乾坤特展」一個不該犯的錯誤 10-30-2016

科博館「腦中乾坤特展」一個不該犯的錯誤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了慶祝2016年的建館30周年館慶,舉辦了一個幾乎橫跨一整年的收費特展(105.3.30106.2.28)—《腦中乾坤:心智的生物學》。
01.腦中乾坤特展海報之一。展出日期後來展延至106228日,似乎是希望春節假日的觀眾免於向隅。
    如此大費心力籌辦的特展,卻有一個不該存在的瑕疵,令人感覺相當的遺憾!
02. 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出現在「人的大腦」展區。
03. 請網友注意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原文的最後一個專有名詞『homeostasis』,相對應的中文翻譯竟然翻成了『居家活動』!?
    網友們只要GOOGLE翻譯一下「homeostasis」,得到的答案會是『穩態』;如果上網打上「homeostasis中文」,得到的答案是『動態平衡』。如果查一下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99839/

其上有關homeostasis的翻譯是『內在環境恆定』。

反正怎麼查就是查不到03.面板上的翻譯『居家活動』。

    本文作者真的不清楚『居家活動』,與人的大腦或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這個展示主題,有什麼樣的關聯?

    但我們非常清楚『內在環境恆定』,在生理學上,是指人體內的體溫、血壓、心跳、呼吸,甚至血清中的鈉離子、鉀離子和鈣離子濃度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都能夠維持一個幾乎恆定的狀態。

    在醫學院的基礎醫學課程中,有所謂的醫學三理:生理、藥理、病理。簡而言之

1. 生理學(Physiology):探討的是體溫如何維持在37℃;心跳如何維持在每分鐘70次;血鈣濃度如何維持在9-11毫克每100毫升血清(9-11 mg/dl)等等,這些內在環境得以恆定的機轉(mechanism)
2. 病理學(Pathology):則是探討這些機轉異常原因的學問。
3. 藥理學(Pharmacology)則是研究如何經由藥物使這些異常的機轉恢復正常之學問。
    
    換句話說,在醫學院就讀的學生,只要讀有關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的教科書,這些教科書一般開宗明義,都會強調這一基本而重要的醫學觀念!
    
    而令人不解的是?為何科博館負責此次《腦中乾坤特展》的研究員—陳叔倬博士,卻會缺乏此一基本概念呢?而將它翻譯成不知所云的『居家活動』?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不應該出現的錯誤,讓《腦中乾坤特展》美中有所不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我曾任教於陽明大學,是一名教生命科學教了快三十年的老師,許多內容,班班相同,年年流轉,教了快三十年早已深植腦海中。約8年前因病退出教壇後,發現有些生命科學的事已開始逐漸慢慢淡忘了,不由得想起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MacArthur)的名言“Old soldier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目前唯一沒變的是對生命科學的喜好與熱誠,有靈感時塗塗鴉一些心得和網友們分享 這是Blogger的緣起。

網誌存檔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