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生命科學展場 註解四之三 08-20-2018



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生命科學展場

註解四之三

一、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

1.  又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指在距今5.42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在大約200萬年間,生命演化出現飛躍式發展的情形。幾乎所有的多細胞動物門都在這一時期出現。因出現大量的高等動物以及生物多樣性,於是,這一情形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  這也是顯生元()的開始。



在世界各地目前發現兩個完整的生物化石群(Biota)可用來印證這一生命進化史上的壯觀史實:
1. 伯吉斯頁岩生物化石群(Burgess Shale Biota)─距今51,500
   萬年前。
2. 中國雲南省澄江縣生物化石群(Chengjiang Biota) ─距今5
3,000萬年前。
許多地質資料顯示澄江生物化石群出現之時,寒武紀大爆發件已接近尾聲。
至於伯吉斯頁岩生物化石群的出現,則是大爆發事件之後一千五百萬年生命持續演化的結果。




01.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想像圖。


3.  寒武紀大爆發的事實也曾非常困惑提出演化論的達爾文,在《物種原始》中達爾文寫道:「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辦法解釋。所以,或許有些人剛好就可以用這個案例,來駁斥我提出的演化觀點」。但即使到今日,寒武紀大爆發仍是演化史上的一大謎題,尚待更多的考古化石證據出土,或許就能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找出真正的原因。

4.  寒武紀大爆發的事實,試以軟體動物門具有硬殼的三葉蟲(trilobites)為例,牠們是古生代早期最繁盛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BOX 12
1. 三葉蟲這個名稱來源在於牠們身體可分為三個縱向的裂片,一個微微隆起的中軸,及兩側的兩個板裂片,因而命名。
2. 三葉蟲是古生代的指標化石(Index Fossil)
3.
屬節肢動物門的三葉蟲生活在海洋中,最早出現於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
,當時大約有一萬五千種,是古生代早期一類最繁盛和比較高等的
脊椎動物。
4. 三葉蟲的身體可分為:頭甲、多達30節的胸部和一個尾盾。
5. 體長從 1 μm72 cm不等,身體胸部的每一節都有附肢,但這些附肢卻極 少
   能保存下來形成化石。
5.  牠們在防禦時可將外骨骼捲起成球形,三葉蟲頭甲的兩側有面頰及很發達的
   眼睛,有些品種眼睛的結構非常複雜,擁有許多小眼組成的複眼,牠們的視
   力相信非常良好。
6.  三葉蟲最興盛時期為四億五千萬年前(奧陶紀),最終於二億五千萬年前(二疊紀)滅絕。


02. 三葉蟲(trilobites)化石。三葉蟲最興盛時期為四億五千萬年前(奧陶紀),最終於二億五千萬年前(二疊紀)滅絕。



寒武紀結束時,海洋裡已幾乎具有所有的無脊椎動物以及像藻類等植物。再以軟體動物鸚鵡螺為例,牠也有硬殼,超過100隻的觸腕,鸚鵡螺當時應有許多種類,至今僅留存27(參考969月館訊李坤瑄 鸚鵡螺)因牠的外型和習性長時間以來變化很少,是屬於演化緩慢型的動物,因此稱牠為海洋中的「活化石」。

鸚鵡螺壽命一般為二十年,是頭足綱動物門中壽命較長的動物。─Wikipedia



延伸閱讀網頁:李坤瑄 有外殼的頭足類()-鸚鵡螺





03. 正在吃螃蟹的鸚鵡螺 (A nautilus eating a crab)


到了49000萬年前的奧陶紀,海洋中出現了原始脊椎動物,例如原始的魚類,牠有厚厚的甲板保護著。稱牠為原始是因為牠沒有下顎,以濾食的方式獲得海水中的有機質。



較早的無顎魚類(如鰭甲魚、鐮甲魚)在志留紀就已出現,牠們沒有可以上下咬合的顎,因此只能攪混水底砂石,靠著過濾其中的有機物為生。
身上覆著極重的骨質骨板,這種厚重的甲冑可以用來防禦巨大的螯肢動物(如懸吊在展場上方的板足鱟類叫翼肢鱟)的攻擊。體型小而呈紡錘形者尚可在水中自由游泳,體大而扁平者則成底棲性。
文章來源:《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展場有展示鰭甲魚




04. 鰭甲魚(Pteraspis)

圖片來源:《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05. 生命科學展場壓克力板上的無顎魚類─鰭甲魚(Pteraspis)Photo by Frank




06. 生活於泥盆紀的無顎魚類─鰭甲魚(Pteraspis)。以濾食的方式獲得海水中的有機質。





07. 生活於泥盆紀的溝鱗魚(Bothriolepis Canadensis)






08. 生命科學展場壓克力板上的盾皮魚類─溝鱗魚(Bothriolepis Canadensis)Photo by Frank



09. 盾皮魚類(如古焱、溝鱗魚Bothriolepis)則發展出可上下咬合的顎。此圖為溝鱗魚之想像圖。




盾皮魚類(如刺鮫、古焱、溝鱗魚Bothriolepis)則發展出可上下咬合的顎,有助於掠取食物和抵擋掠食者。盾皮魚類同時也具有強壯可動的鰭,控制身體的移動,是泥盆紀的水域中最為昌盛的魚類。
無顎魚類和盾皮魚類到古生代末期都已滅絕。
文字資料取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到了41500萬年前的泥盆紀,魚類從沒有上、下顎演化出上、下顎,像這隻「古焱」牠還有銳利的牙齒及厚厚的甲冑保護著牠,牠是當時海洋中可怕的掠食者。





10. 古焱的化石模型圖。

圖片來源:




11. 生命科學展場壓克力板上的盾皮魚類─古焱。Photo by Frank



在泥盆紀,氣候炎熱乾燥,海洋的範圍日益縮小。海洋生物間的競爭就愈來愈嚴重。因此產生了往陸地發展的誘因。



現代軟骨魚和硬骨魚的祖先活躍於泥盆紀。其中淡水硬骨魚新翼魚(Eusthenopteron)具有內鼻孔,鰭有肢骨,構造獨特,與四足類(包括兩棲、爬行、鳥和哺乳類)相近,因此有人推測此乃脊椎動物由水生登陸生活的証據之一。
資料來源:《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12. 新翼魚(Eusthenopteron)




吊掛在展場屋頂上的約兩公尺長動物稱為翼肢鱟(Pterygotus sp.),是志留紀及泥盆紀早期,約四億多年前的鰲肢動物(Chelicerata)板足鱟屬(Eurypterids)




 

13. 翼肢鱟(Pterygotus sp.)的化石,翼肢鱟約2.5公尺長。

圖片來源:






14. 展場上吊掛的翼肢鱟。



奧陶紀和志留紀時,除上述生物種類繼續存在外,還出現了裸蕨及一些低等陸生維管植物,植物界逐漸完成了由水生向陸地的演化。泥盆紀時,隨著陸地面積的擴大,昆蟲和兩棲類開始興起,蕨類植物繁茂。

海洋與湖泊中魚類非常繁盛,魚成為當時最普遍的動物,所以泥盆紀也被稱為魚類的時代。



二、生命登上陸地(Life Takes to the Land)

1. 地球的大氣層一開始的成分中並沒有氧氣,約30億年前(遵照科博館生命科學展場面版上寫的時間),海洋中的藍綠藻()演化形成,開始經由有氧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 氧氣在海洋中累積,先與海洋中大量的鐵離子(Fe++)結合將其氧化形成氧化鐵,在各地海床堆積成氧化鐵層。因此形成的條紋狀鐵礦床﹐供給現代工業社會鐵礦資源中的將近70%的比例。

3. 這花了大約十億年的時間。等海中的鐵離子全部氧化後,海水O2濃度持續昇高,氧氣就逸出水面到大氣層中,等到大氣O2的濃度超過一定濃度後,形成了臭氧層(ozone layer),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損害生物DNA的紫外線,這提供了良好的保護罩,讓海洋生物慢慢能發展到陸地生活。




15. 不同地質年代大氣層氧氣濃度的變化情形。


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starts無氧光合作用開始(37億年前)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starts有氧光合作用開始(32億年前)

Cambrian explosion─寒武紀大爆發

1.  由圖15.可看出直到約22億年前大氣層中的O2濃度才顯著的增加。

2.  最先登上陸地的生物是苔蘚類植物,時間約在4.15.0億年之間。

3.  到了泥盆紀(Devonian 4.153.55億年前)開始出現樹木狀植物,而後到了石炭紀,以巨大的木賊、石松和樹蕨為主的森林就形成了。

4.  當時的陸地大都是低窪的沼澤,所以植物生長茂盛,但是植物的根系不太發達,吃土很淺,因此長到相當的高度後就容易傾倒,這些古代植物的遺骸,經過長時間的炭化作用後形成今日的煤層。

5.  因為這個地質年代含有豐富的煤層,因此我們稱為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3.553.00億年前)。現今地球上大多數的煤礦都是由在這個時期的植物炭化所提供的。

6.  石炭紀的森林裡除了植物高大以外,也有一些體型碩大的陸生動物生存其間,例如古蜻蜓、古蟑螂、古蜘蛛、古馬陸等。

7.  展場看到的都是當時這些動物的尺寸,牠們的體型比現生的種類大很多,至於為何體型能長成如此巨大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16. 石炭紀森林中的古馬陸─Photo by Michael

石炭紀也是水中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時期,請參考以下科博館的活動單。

【脊椎動物的登陸】科博館參觀活動單

脊椎動物的演化過程其實就是一部離水登陸的歷史。魚類是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生活於水中。若要離水登陸,首先面臨身體沒有水的浮力支撐,如何能在陸地上靈活行動?以及如何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因此需要有可在空氣中呼吸的肺和可在陸上支撐身體及行走的四肢。若有四肢將身體撐起,可減輕體重加於腹腔的壓力,也利於空氣進出肺臟。

離水登陸生活的適應,除了改變運動的機制之外,呼吸、生殖、防止水分流失、體溫調節等也都需要配合。請參觀『生命登上陸地』展示區,了解相關的展示。

魚石螈是最早登陸的兩生類之一,生活在泥盆紀晚期(370 MaBP)的陸生植物森林中,顱骨、尾部的鰭及身上的鱗片等構造仍像牠的祖先~魚類,但是由骨骼化石中可看出牠們已具備能在陸地爬行的四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生命科學廳/參觀活動單


1.參考展示版上的說明,填上演化小島展示中各類動物出現的年代?
2.你發現了嗎?牠們的頭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暗示牠們正依照著一定的次序排列著,你能找到這些秩序嗎?
   時間由遠而近。
  □體型由小變大。
   像魚的那種鱗片和鰭逐漸消失了。
   環境由水中到陸地,離水邊越來越遠。 
   四肢由匍匐到直立,前半身距離地面越來越高。
  □我還發現:

陸地慢慢地像過去的海洋,被許多生物佔據了。彼此之間互動共生,爭奪也在所難免。
下一個展示是一場生死搏鬥,請你穿過小小的隧道到達【恐龍廳】。
兩棲類的起源很可能發生在泥盆紀後期。當時,肉鰭魚類中的魚石螈(Ichthostega),出現在37000萬年前泥盆紀末期登上了陸地,從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適應和演化方向。

魚石螈是最早登陸的兩生類之一,生活在泥盆紀晚期(370 MaBP)的陸生植物森林中,顱骨、尾部的鰭及身上的鱗片等構造仍像牠的祖先─魚類,但是由骨骼化石中可看出牠們已具備能在陸地爬行的四肢。
資料來源:學習單「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17. 面板上的魚石螈之一。


18. 面板上的魚石螈之二。

魚石螈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兩棲類。牠的頭像青蛙,體型像魚。頭骨結構堅實,頂蓋上的各塊骨片的位置和形狀都與進步的肉鰭魚類很相似,而更加進化。魚石螈身體上的骨骼特徵表現了魚類和兩棲類的奇妙組合,脊椎骨比肉鰭魚類稍有進步,但是尾巴上卻依然保留著像魚尾一樣的鰭條。具有強壯的肩帶、腰帶以及與之相關連的發育完全的前後肢,牠的腳在體側與身體呈直角關係,粗短的腳趾間有蹼,魚石螈已經可以完全靠四肢在地面上各處走動了。


19. 魚石螈(Ichthyostega)
From:科博館>學習資源>演化>物種演化史>兩界之間—脊椎動物登陸的故事
脊椎動物登陸的延伸閱讀:館訊267期 劉藍玉女士寫的《兩界之間─脊椎動物登陸的故事》。


20. 在晚泥盆紀脊椎動物的物種形成,遠洋區肉鰭魚類後代的適應性:
潘氏魚Panderichthys:適合淤泥淺灘生活。
提塔利克魚Tiktaalik:有像四肢的鰭,可以走上陸地。
棘螈Acanthostega:有八趾的腳。
魚石螈(Ichthyostega):有腳。
新翼魚(Eusthenopteron):有內鼻孔,而且牠的鰭像四足類的肢骨。
腔棘魚(Coelacanth):活化石。
維基百科


21. 魚類演化成兩棲動物的過程。
1.  20064月宣佈發現距今3.75億年的提塔利克魚(Tiktaalik,讀作tik-TAA-lik)化石後,這條消息立即成為頭條新聞。
2.  提塔利克魚的化石是由Neil ShubinEdward DaeschlerFarish Jenkins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發掘出來的。
3.  這是一種魚,因為它全身長滿鱗片並且有鰓,但它又具有類似鱷魚一樣的扁平的頭部以及不同尋常的魚鰭。
4.  提塔利克魚的魚鰭中有鰭條骨可以使它像其它魚類一樣劃水,但其魚鰭中還有強壯的內骨可以讓它在淺水中支撐起身體,就像許多四足動物一樣。
5.  這種鰭以及其它一些特徵使得提塔利克魚非常獨特,這些特徵表明它是位於魚類和其四足脊椎動物後代之間的過渡型態動物(所謂魚類的四足脊椎動物後代包括: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6.   20064月在加拿大極北端格陵蘭附近的Ellesmere island發現提塔利克魚(Tiktaalik)的化石,一時以為終於找到魚類和四足動物(Tetrapods)演化失落的環節,而轟動古生物界。可是天不從人願,提塔利克魚或許可以取代潘氏魚(Panderichthys)的演化地位,但還不是魚類演化成四足動物的失落環節。


22. 發現提塔利克魚(Tiktaalik)化石的加拿大Ellesmere Island



23. 一度以為提塔立克魚(Tiktaalik)是由魚類演化至四足類動物失落的環節,結果天不從人願,其實不是。


24. 提塔利克魚和大多數魚類一樣具有帶有鰭條骨的魚鰭、
魚鱗和鰓,但是它還具有如四足陸地脊椎動物那樣的
強壯的腕骨、頸部、肩部以及厚實的肋部。

圖片來源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Nature 440,
757-763 (6 April 2006), copyright 2006.


25. 上方為腔棘魚(Coelancanth)只是演化出附肢;下方的魚石螈(Ichthyostega)附肢以附著於中軸骨,使魚石螈能在陸上行走。

動物要從在水中生活演變成陸地上生活,除了要有強而有力的四肢撐起身體以方便四處移動外,
1.  呼吸的方式:由鰓→肺或皮膚。
2.  生殖的方式:體外受精→體內受精;無羊膜→有羊膜。
3.  體溫的調節方式:變溫(外溫)→恆溫(內溫)
4.  循環的方式:心臟由一心房一心室→二心房一心室→二心房二心室。
5.  無殼的卵→有殼的卵。
呼吸、生殖、循環、體溫的調節等,在在都需要改變。這裡兩邊的展示櫥窗中,可以看到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在運動方式、呼吸系統、生殖系統以及循環系統上的變化。

三、模型生物(Model Organisms)
1. 科學家用什麼生物來研究細胞分裂?
2. 或是研究基因(genes)如何控制胚胎發育?
3. 或是如何由一種細胞發育出許多不同的細胞型態(分化Differentiation的過程)?且正確的進到身體的適當位置?
4. 能被拿來做研究的生物最好符合以下幾個特性。
(1)體表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直接觀察牠體內的一些構造。
(2)發育期短。(線蟲從受精卵發育到成蟲3-4天,生活史2-3星期)
(3)很容易繁殖與容易操控。
(4)雌雄同體。

6.  線蟲(C. elegans)剛好符合這些條件。
7.  線蟲喜歡生活在較潮溼的土壤裡面,平均身長只有一毫米(1mm),身體呈半透明、生活史短、容易繁殖,雖然牠的身體只有959個體細胞,可是每個細胞如何分化目前已完全研究清楚。
8.  所以線蟲就成了胚胎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喜歡研究的模型生物之一。
9.  另外像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馬魚(zebrafish or Daniorerio)也都是胚胎、分子生物學上很好的模型生物(Model Organism)

西摩螈(Seymouria),約出現於28千萬年前,屬於迷齒亞綱,石炭鯢目(Anthracosauria),原來誤為早期的爬行動物,後來發現到頭骨上側線溝構造,証實為兩棲類。


26. 西摩螈(Seymouria)
到了大約35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早期,兩棲類動物非常繁盛,最早的爬行類出現,牠們是由兩棲類演化來的。兩棲類需產卵於水中,為體外受精的動物;而爬行類則演化成體內受精及形成羊膜等胚外膜,因此能完全脫離水域、在陸地上生活。這隻林蜥(或稱林龍)是大約3億年前出現的爬行類。


27. 展場有關林龍的面版敘述。


28. 展場上的林龍。
林龍=林蜥(Hylonomus),出現於石炭紀晚期,一直被認為最早爬行動物紀錄;但是1988年於蘇格蘭發現的西洛仙蜥(Westlothiana),生存於石炭紀早期(35千萬年)較林蜥早了五千萬年,是為最早已知的爬行動物化石!
異齒獸(Dimetrodon),原意為(=two long teeth),最常被誤認為恐龍類動物,實際上屬於盤龍目(Pelycosauria),為似哺乳類爬行動物。
長棘龍(Spinosaurus),原意為(=thorn lizard),最早出現在27000萬年前的二疊紀。牠背部的脊椎形成一個帆狀結構,這棘帆可以吸熱或散熱以調節體溫也可能是求偶或性別特徵。
註:異齒龍又名異齒獸、長棘龍、兩異齒龍------維基百科


29. 展場有關長棘龍(Dimetrodon)的面版敘述-1


29. 展場有關長棘龍(Dimetrodon)的面版敘述-2
1.  兩生類必須回到水中產卵,在水中度過幼體階段。爬行類則演化出有殼卵,能完全脫離水域而生活。
2.  最早的爬行類約是在石炭紀早期(350 MaBP)出現,稱為西洛仙蜥(Westlothiana),是由兩生類演化而來。牠們是第一批能在陸地上產卵、生殖的脊椎動物。
3.  有殼的卵,具鱗片或甲板的皮膚都能防止水分散失,因此爬行類可遠離水邊進佔內陸的棲息環境。
4.  林蜥(林龍)是爬行類,但較晚出現,約在300MaBP
5.  西摩螈(西蒙螈)是二疊紀時(280MaBP)的兩生類,有類似爬行類的四肢,但牠們不是爬行類的祖先。
註:MaBPMillion year ago Before Present的縮寫。
資料來源:《生命的演化活動指引》。


30. 展場的長棘龍(Dimetrodon)
1.  到了25000萬年前二疊紀晚期,也就是古生代與中生代的分界點,發生了一次演化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滅絕,古生物學家推測當時有90%的海洋生物;80%的陸生生物都在那次大滅絕中消失了。
2.  許多像異齒獸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也在那一次的大滅絕中消失。
3.  不過,在滅絕之前有些「似哺乳爬行動物」已經先演化成「獸孔類動物」,而這些「獸孔類的似哺乳爬行動物」後來演化為「哺乳動物」。
4.  這隻「摩根錐齒獸」是最早的哺乳類,出現在21000萬年前中生代的三疊紀。

摩根錐齒獸(Morganucodon),屬於原獸亞綱,三錐齒獸目,摩根錐齒獸科。這一科是最早已知最詳細的真正哺乳動物,大約在二億一千萬年前(210my)出現。


31. 面板上的摩根齒獸(Morganucodon)資料。


32. 展場上的摩根齒獸(Morganucodon)
面板:哺乳類為何可以成功的演化,繁殖方式的進步是主因。
哺乳動物依繁殖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
1.  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針鼴。仍是卵生,牠們體溫也難維持恆定這兩點較似爬行類。 
   但已具有乳腺、毛髮似哺乳類。是爬行與哺乳類之間的過渡型動物。
2. 有袋哺乳類:演化出育兒袋,但是沒有胎盤,例如袋鼠、無尾熊。
3. 胎盤哺乳類:種類最多。胎盤可以供給胚胎營養,排除胚胎代謝廢物。
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合稱羊膜類動物。羊膜的出現可使牠們完全離開水,在陸地上繁殖。


四、板塊構造學說發展的三階段:
1.大陸漂移說(1912)
2.海底擴張說(1962)
3.板塊構造學說(19501960)
一、大陸漂移說
提出者:德國韋格納1912年)。
內容:2.52.0億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塊盤古大陸(Pangaea),這塊大陸在18000萬年前沿著赤道附近裂開,形成南半球的崗瓦納古陸(Gondwana)和北
半球的勞亞古陸(Laurasia),而後繼續分裂,到了1500萬年前,才形成目
      前五大洲的局面。


33. 大陸漂移說(1912)
證據:
1.  古氣候的證據
   非洲南美洲馬達加斯加島南極大陸澳洲印度半島上,2億年前的
   地層中都留有冰川作用的遺跡,顯示這些大陸曾經連在一起。
2.  古生物的證據
非洲南美洲馬達加斯加島南極大陸澳洲印度半島上相對應的地層裡,發現相同種的陸生動物化石(淡水爬行類中龍(Mesosaurus)無法進入海洋中,但在現今在不相連的地方皆發現中龍化石→表示這些地方以前曾相連接)

淡水爬行類中龍(Mesosaurus)無法進入海洋中,但在現今在不相連的地方皆發現中龍化石→表示這些地方以前曾相連接。

3.  古地質的證據
   非洲和南美洲在併合之後,呈現地質構造連續的趨勢,甚至連礦床的分布     
   也是一一對應的。
   自北歐、英國、格陵蘭以至北美洲的地質構造也呈連續的分布。
缺點:缺乏大陸漂移動力來源的證據

二、海底擴張說
提出者:美國海斯1962年)。
內容:來自地函的熱流使上部地函的物質局部熔解,自中洋脊下湧出,凝固後形成新的地殼,並向兩側擴張;而老的海洋地殼則於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而進入地函再熔融。


34. 海底擴張說。
海底擴張說的證據
  1. 地形的證據:中洋脊的裂谷是岩漿湧出的位置,而海溝是老的海洋地殼隱沒之處。中洋脊兩側的地形,因海洋地殼的擴張而對稱。
  2. 海洋地殼年齡的證據:自中洋脊向兩側地殼年齡漸老而且呈對稱分布。
  3. 地震的證據:中洋脊有淺源地震分布;而在海溝、島弧一帶常見深源地震分布。
  4. 地熱的證據:地熱流量在中洋脊最大,在海溝最小。
  5. 海底沈積物的證據:沉積物的厚度自中洋脊向兩側逐漸增厚。
  6. 地磁倒轉的證據:海底擴張說中最重要的證據。
地磁倒轉
岩漿冷卻凝固時,其中的磁性物質會受地球磁場感應,順著磁場方向排列。
地球磁場方向每隔大約一百萬年會倒轉一次。


35. 地球磁場大約每一百萬年會發生一次反轉。


36. 地磁倒轉的圖。

三、板塊構造說


37.標高8,848公尺的世界最高峰─埃佛勒斯峰(Everest)。印度洋板塊撞擊歐亞大陸板塊後,它就插進了歐亞板塊的下方,它的這個動作就把喜馬拉雅山地區向上抬升而形成。
圖片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珠穆朗瑪峰


38. 板塊運動→形成埃佛勒斯峰(Everest)
Indian-Australian Plate—印度洋板塊
Eurasian Plate—歐亞板塊
Tibetan Plateau—西藏高原
Himalaya—喜馬拉雅山=埃佛勒斯峰

海洋地殼主要由玄武岩構成,富含鐵密度較大,所以很容易下沉;陸地地殼主要由花崗岩構成,密度較小浮力使陸地得以漂浮,而洋底則很容易向下沉入地球幟熱的內部。─摘自科學人雜誌20103月號《小行星來襲撞擊陸地!》

1.  板塊是由地殼和部分上部地函所組成,每一板塊可以個別包含大陸或海洋,也可以同時包含兩者。
2.  全球岩石圈畫分為七個大板塊以及十數個較小板塊。由於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張裂、擠壓、錯動),造就了種種地殼表面的樣貌。
3.  板塊間運動的動力來源,一般認為是地函內的熱對流使板塊在軟流圈上做一種近乎是「輸送帶」式的運動:新物質在中洋脊處生成,運送至海溝,下傾隱沒進入軟流圈內熔融而消失。  
4.  板塊學說得到簡單的解釋,火山與地震的分布會如此相似。


39. 板塊運動模式圖。

板塊運動的延伸閱讀:科博館館訊241(9612) 董安國先生寫的《早期大陸地殼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我曾任教於陽明大學,是一名教生命科學教了快三十年的老師,許多內容,班班相同,年年流轉,教了快三十年早已深植腦海中。約8年前因病退出教壇後,發現有些生命科學的事已開始逐漸慢慢淡忘了,不由得想起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MacArthur)的名言“Old soldier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目前唯一沒變的是對生命科學的喜好與熱誠,有靈感時塗塗鴉一些心得和網友們分享 這是Blogger的緣起。

網誌存檔

追蹤者